-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影响主减速器总成传动效率因素的研究及优化    

姓名:

 常淯舟    

学号:

 1049721201144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chi    

学科代码:

 080201    

学科名称: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类型:

 硕士    

学位:

 工学硕士    

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    

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汽车零部件    

第一导师姓名:

 莫易敏    

第一导师院系:

 武汉理工大学    

第二导师姓名:

 韦勇    

完成日期:

 2014-10-20    

答辩日期:

 2014-11-15    

中文关键词:

 整车油耗 ; 摩擦力矩 ; 力学分析 ; 试验测试    

中文摘要:

影响整车油耗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汽车整备质量、发动机燃烧效率、风阻滚阻以及传动系统阻力,虽然现阶段汽车的传动系已有较高的传动效率,但是国家对于汽车产业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严格,对于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高效的传动效率不仅能够降低油耗,而且在降低温度,抵抗疲劳、胶合以及延长系统寿命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本文以某国产车型的后桥主减速器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等方法,阐述了影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启动力矩以及传动效率的外因及内因。本论文研究工作如下:

1)明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突出高油耗与政策法规的矛盾,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减速的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

2)介绍了主减速器的结构与功用,简述主减速器的安装流程,阐述制造安装过程中影响零件下线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影响整车及后桥总成的传动效率因素,并由相关的测试实验确定能量耗散点的主要位置。

3)建立主减总成的力学分析模型,对主减总成的受力进行详尽的分析对比:对轴承的预紧力进行理论推理计算,分析凸缘螺母的扭矩的大小对主减速器安装精度的影响以及主减总成中垫片的工作原理;阐述轴承预紧的必要性、轴承的预紧方式、影响轴承预紧的因素以及通过试验验证轴承预紧力的大小与启动力矩及传动效率的关系,并根据实际需求拟定出试验原理,制定了相应的试验规程以及相应的试验方法,通过实车验证,证明了预紧力调整前后,在降低了启动力矩的同时,并未对整车的振动、噪声及不平顺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4)针对不同质量、不同牌号的油品对摩擦力矩及传动效率的影响展开研究,试验证明多级润滑油对系统传动效率提升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单级润滑油,即将多级油运用于驱动桥总成中,能够明显的降低驱动桥的内阻,进而直接降低整车油耗。

5)根据上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优化方案,根据方案试制样件,通过阻力测试、滑行测试、油耗测试,验证优化方案有效。

参考文献:

李明晟.测量选垫技术在装载机驱动桥主减速器装配中的运用[J].装备制造技术,2010, 6(6):161-166.

曹张.汽车后桥主减速器装配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分析与隔套选型[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王书玲.浅谈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几点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2(02):100-101.

曾雪宁.微车后桥主减速器预紧载荷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熊云奇,卢海波.螺纹紧固件拧紧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J].装备维修技术,2008(2):10-13.

GB/T 16823.2-1997, 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S].国家技术监督局.

邓卫平 .螺栓联接预紧力矩的计算与确定[J].广西机械,1996(4):16-19.

宋荣生.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试验分析[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1,17(17):23-27.

GB 197/196, 60°牙型的外螺纹中径计算及公差[S].

王成忠.拧紧技术运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1998(4):34-36.

刘建文.螺纹联接及拧紧技术[J].汽车工艺及材料, 1999(7):5-7.

陈亭志.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的确定方法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12(1):102-105.

张家全. 装配扭矩的控制方法及其在线检测[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01:10-12.

刘景涛. 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预加载荷研究及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09.

盖秉政.弹性力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H.Matsuyama. High Efficiency and Tribology in Rolling Bearings[J]. JTEKT Engineering, No 1009E(2012): 108-113.

Stribeck R. Ball Bearing for Various Loads[J].Transactions of ASME,1907,29:420-463.

Kuria J, Kihiu J. Prediction of Overall Efficiency in Multistage Gear Trains[J]. Proceedings of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1,53: 50.

陈龙,颉潭成,夏新涛.滚动轴承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王成忠.拧紧技术运用中的几个实际问题[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1998,(4):34-36.

宋荣生.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实验分析[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1,17(1):23-27.

朱仕明.动力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Yokoyama Kazuhiro, Tohyama Akira, SuzukiTakamasa. Evaluation of Friction Torque of Rolling Bearing[J]. Journal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Precision Engineering, 1996, 62(2): 210-214.

Rodionov EM. Moments Originating from Errors in the Form of Rolling Surfaces of a Ball Bearing [R]. Foreign Technology Div Wright-Patterson AFB, Ohio,FTD-HT-66-374, 1966, 12.

罗继伟,罗天宇.滚动轴承分析计算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Gentle C R, Pasdari M. Measurement of Cage and Pocket Friction in a Ball Bearing for Use in a Simulation Program[ J]. ASLE Transactions, 1985, 28(4):536-541.

SAE J1266-2001,Axle Efficiency Test Procedure[S].

于玫.轿车轮毂轴承热弹流体动力脂润滑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

Snare B. Rolling Resistance in Loaded Roller Bearings[J]. The Ball Bearing Journal 1968, 153: 19-24.

徐弘毅.重载滚动轴承的仿真与优化设计[D].清华大学,2010.

冈本纯三著,黄志强译.球轴承的设计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S.Saberi, N.Enzinger, R.Vallant. Influence of plastic anisotrop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lincher joint of different coated thin steel shee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 Forming, 2008(1):70-79.

Varis J. Kuumasinkityn lujan rakennetera”ksen puristusliitta”minen(Clinching of zinc-coated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J].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174(1/3):277-285.

蒋魏,梁波.配对轴承预紧力分析及测试方法[J].轴承,2009,36.

杜彬,刘登发.轻型越野汽车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力研究[J].研究探讨,2007,(11):112-114.

张伦维.养护由里到外—变速箱润滑油解析[J]. 当代汽车, 2008, (05): 90-91.

GB/T 7631.7-1995,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七部分:C组(齿轮)[S].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Hentschel, K.H. The Influence of Molecular Structure on the Frictional Behavior of Lubricating Fluids. Synthetic Lubrication[J]. Journal of Synthetic Lubrication, 1985, 2(3): 254-260.

Toshiyuki T, Hitoshi H. The fundamental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synthetic traction fluids[J].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1994, 27(3): 183-187.

陈寅.基于转鼓试验的微型汽车传动系统阻力测试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田蜜.基于减少功率损失的微型汽车传动系统参数优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2.

高辉.基于底盘测功机的汽车传动系阻力测试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高勇.微型汽车变速器传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赵木青.准双曲面齿轮副对驱动桥传动效率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莫易敏,常淯舟,章德平.润滑油对变速箱传动效率影响的实验探究[J].机械传动,2014,38(7):31-34.

中图分类号:

 U463.218    

馆藏号:

 U463.218/1144/2014    

备注:

 403-西院分馆博硕论文库;203-余家头分馆博硕论文库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