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顺应论视角下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以《武林外传》为例    

姓名:

 张亭亭    

学号:

 1049721202626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eng    

学科代码:

 050211    

学科名称: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生类型:

 硕士    

学位:

 文学硕士    

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    

院系:

 外国语学院    

专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语言学    

第一导师姓名:

 刘升民    

第一导师院系:

 武汉理工大学    

完成日期:

 2014-10-08    

答辩日期:

 2014-12-10    

中文关键词:

 顺应理论 ; 语码转换 ; 顺应模式 ; 武林外传    

中文摘要: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中一个特别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诸如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研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从他们所理解的语码转换的角度出发,做出了不同方法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语言学家把语码转换比作是一门有趣的社会现象,他们认为语言使用者对语码转换的使用水平是他们在沟通中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并且试图发现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的内在联系。

   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沟通方式的出现给语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如此,全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也日益丰富。随着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在世界范围内,在语言角度上,语码转换也已经十分常见。然而,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发展起来,并且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语码转换已经从最初被语言学家当做是一种言语交际的缺憾,彻底变为热门研究领域。例如,语码转换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社会学,心理学等都可以与之建立联系。

    作者试图把电视剧《武林外传》作为文本基础,从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以及国内学者于国栋的语码转换模式理论出发,对当代情景喜剧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在本文中,作者从语义顺应,社会性顺应,心理动机顺应三种顺应类型对这一情景喜剧里出现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出了语码转换在顺应模式下的言语功能及说话者的动机。艺术来源于生活,《武林外传》作为收视极高的电视剧,剧本可研究性较高,其中台词新颖、搞笑,有时也富含寓意,正是普通人生活百态的艺术化体现。因此,作者希望本文对剧中语码转换的顺应分析也一定程度对语码转换的现实生活日常使用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材料。

参考文献:

1. Appel & Muysken.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M]. E. Arnold (London and Baltimore, Md., USA),1987.

2. Auer,P.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M]. London: Routledge,1998.

3. 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England, 1962.

4. Blom Jan-Peter & John J. Gumperz.Social Meaning in Linguistic Structures: Code Switching in Northern Norway [M].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2.

5. Edward 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21.

6. Jef 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Leonard Bloomfield. Language [M]. Motilal Banarsidass.London, 1935.

8. Muysken,P.Code-switching and Grammatical Theory [M].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9. Myers-Scotton,Carol. Common and Uncommon Ground: Social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n Codeswitching [J]. Language in Society,1998(22).

10. Myers-Scotton,Carol. Duelling Languag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 [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3.

11. Noah Porter & Noah Webster.Webster's Revised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Springfield, Mass.:G. & C. Merriam Company, 1913.

12. Peter Auer. Bilingual Conversation [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84.

13. Poplack, Shana. Code-switching[J]. In Soziolinguistik: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science of language,Berlin: Walter de Gruyter,2004.

14. 陈红平.刘维.《杜拉拉升职记》语码转换分析[J].电影文学,2011(1).

15. 陈立平.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机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

16. 陈孝宗.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功能和心理特点[J].惠州学院学报.2007(2).

17. 傅昀.英汉双语者的语码转换现象[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

18. 龚龙生.顺应论与口译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19. 韩苏,刘婵娟.语码转换成因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15,13(2).

20. 何丽,赵宏伟.近三十年国内语码转换研究述评[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120).

21. 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评述[J].现代外语,2001(1).

22. 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 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1999.

23.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 黄秀升.影视双语和语码转换现象[J].电影评介.2007(23).

25. 黄玉荣.中国广告语篇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26. 李楚成.香港粤语与英语的语码转换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27. 李经纬,陈立平.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05).

28. 李俊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及其原因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9. 刘占芳.家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06.

30. 陆颖.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码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5(3).

31. 齐静.跨越文化障碍——谈英语影视字幕汉译的归化和异化[J].中国海洋大学,2009-06-01.

32. 钱冠连.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 Verschueren[J].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03).

33. 乔环润.从顺应论角度分析网络聊天室中的语码转换[J].甘肃科技,2009-08,25(15).

34. 孙丽娟.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的交际动机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04,11(2).

35. 谭东玲.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学刊.2000(2)

36. 王 瑾,黄国文.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04(2).

37. 王得杏.语码转换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

38. 王瑾.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体现模式—中文报章中英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39. 王娅.电影剧本中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以新加坡电影系列《小孩不笨》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05-01.

40. 徐倩.中文流行歌曲中语码转换现象的顺应性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41. 杨琳珊.中文广告语篇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2. 杨振兴.粤语影评中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J].广东教育学筑学报.2008,28(2).

43. 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1).

44. 张发勇.浅析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原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45. 朱丽.广告语篇中英汉语码转换的语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6.

中图分类号:

 H030    

馆藏号:

 H030/2626/2014    

备注:

 403-西院分馆博硕论文库;203-余家头分馆博硕论文库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