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家庭金融脆弱性作为衡量家庭金融风险的关键指标,在影响家庭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同时,也会影响家庭资产配置,还将进一步向宏观金融传导。家庭是社会的单元,结合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和“强关系型”的特征,社会资本在影响家庭金融决策,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深入探究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理,有助于理解社会资本在缓解家庭金融脆弱性中的作用,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以增强家庭金融风险抵御能力,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高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首先基于社会资本整体视角及不同维度,对社会资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构建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测度结果对社会资本的总指标和不同维度,以及家庭金融脆弱性相关指标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最后,本文引入Ordered-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主要体现在:(1)我国家庭金融脆弱性普遍存在且程度较深。其中,城市家庭金融脆弱性低于农村家庭金融脆弱性;东部、中部、西部的家庭金融脆弱性依次上升。(2)总体上看,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存在显著缓解作用。从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来看,社会网络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呈现“U型”效果,而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对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缓解作用。(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分城乡来看,城市家庭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果优于农村地区;分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家庭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果最强,西部次之,东部最低。(4)数字金融对社会资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数字金融会削弱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缓解效果。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拓展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脆弱性的相关研究内容,丰富社会资本的应用视角,完善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是完善社会资本与家庭金融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区域检验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三是揭示社会资本对家庭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机理,分别从社会资本整体视角,以及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三个子维度,构建社会资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新的理论框架。同时进一步分析数字金融对社会资本影响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作用效果,使得理论框架更具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