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武汉文艺的主基调是暗淡的,但是也有一些亮眼的色彩。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结构性的,是相对落后地区(武汉虽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镇,但是其现代化程度依然是不尽人意的)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综合病因交织的产物。首先是武汉地区的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城市化、产业化、市场化都发育不够,从而拉低了武汉文艺的“天花板”,从根源上限制住了武汉文艺的发展空间。其次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民族危机相伴始终,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这就意味着,文艺知识分子们不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这组矛盾,还要直面民族与个人这组矛盾。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完美地平衡这些尖锐而复杂的矛盾,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才是常态。新诗体热则一拥而上写新诗体,国防文学热则一拥而上写国防文学,大都是些平庸之作,并没有什么文学上的价值。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也因为思想上的困惑,限制了笔力,不能充分施展,殊为可谈。除此以外,武汉文艺界自身水平不够也要负重大责任,武汉文艺的各个领域在专业化、组织化上都严重缺位,而且他们自视过高,盲目地排斥市场行为,实际上是与现代化进程背道而驰。最后,严厉的政治管控也是限制武汉文艺发展的重要原因,武汉话剧事业的发展就深受其害。当然,暗淡的武汉文艺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那些真挚热爱文艺的人就是一抹亮丽的色彩,他们就像黑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微小却不可忽视。
第一章主要围绕文艺载体、文艺基础设施、文艺组织和文艺风格等内容展开,以宏观视角再现了三十年代武汉文艺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外在挑战。
第二章主要围绕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右翼知识分子和左翼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展开,想要进一步研究文艺创作者的思想困惑与三十年代武汉文艺发展困境的深层次联系。
第三章探讨的是导致三十年代武汉文艺出现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当局严厉的整治管控和不完善的市场环境,“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操作着武汉文艺这台“木偶戏”。
第四章探讨的是三十年代武汉文艺的进步之处,主要围绕优秀青年作家、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联合等内容展开,以微观视角展现武汉文艺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