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查看论文信息

中文题名:

 基于AngularJS的汽车销售系统前端MVC架构设计    

姓名:

 赵通    

学号:

 1049721301411    

保密级别:

 公开    

论文语种:

 chi    

学科代码:

 0835    

学科名称:

 软件工程    

学生类型:

 硕士    

学位:

 工程硕士    

学校:

 武汉理工大学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软件工程    

研究方向:

 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    

第一导师姓名:

 刘东飞    

第一导师院系:

 武汉理工大学    

第二导师姓名:

 章伟    

完成日期:

 2015-05-01    

答辩日期:

 2015-05-19    

中文关键词:

 前端MVC ; AngularJS ; SPA ; 响应式Web设计    

中文摘要:

  随着网站规模的增大和基于AJAX的复杂业务开发模式的流行,前端的业务逻辑日益复杂,前端的Javascript不仅要实现网页交互效果,还要实现业务需求,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前端代码亟待解决。
  究其原因,传统的MVC只是针对服务器端分层,没有对前端浏览器端进行的MVC分层。前端只满足于实现简单的交互功能,当涌入大量业务代码时无法有效合理组织,导致前端Javascript代码可维护性很差。因此前端架构设计在前端开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1)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服务器端MVC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服务器端MVC与前端MVC的区别,列出原有服务器端MVC开发模式的不足之处;
  (2)引出前端MVC框架AngularJS,深入研究AngularJS前端框架中MVC分层、双向绑定、Route机制的使用和原理;
  (3)设计并实现前端MVC架构的分层;
  (4)在前端MVC分层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前端与服务器接口的交互;
  (5)在前端MVC分层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
  (6)设计并实现响应式Web设计。
  本文尝试以传统的服务器端MVC思想为基础,分析汽车销售系统前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采用AngularJS设计前端MVC架构。本文为前端开发探寻了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得前端开发能够从架构层面上遵循分层模块化开发方式,实现了前端代码的解耦复用,解决了目前前后端协作开发模式下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 Fowler M. 企业应用架构模式[M]. 王怀民, 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55-60.

[2] Green B, Seshadri S. AngularJS[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 2013:87-102.

[3] Velde T V D, Dupuis C, Snyder B,et al. Beginning Spring Framework 2[M]. Birmingham:Wrox,2008.

[4] Chaniotis I K, Kyriakou K I D, Tselikas N D. Proximity: A Real-Time, Location Aware Social Web Application Built with Node.js and AngularJS[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13:292-295.

[5] Richardson L, Ruby S. Restful Web Services[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 2007.

[6] Zakas N C. Professional JavaScript for Web Developers[M]. Birmingham : Wrox, 2012.

[7] Lerner A. ng-book: The Complete Book on AngularJS[M]. Fullstack io,2013.

[8] 郭丹丹. 基于MVC的前端开发研究与应用[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9] 刘华星, 杨庚. HTML5—下一代 Web 开发标准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08).

[10] Harmes R, Diaz D. JavaScript设计模式[M]. 谢廷晟,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8.

[11] Goodman D. JavaScript&DHTML Cookbook[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 2008.

[12] 潘杰. 基于AJAX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13] Pilgrim M. HTML5: Up and Running[M].Cambridge: O'Reilly Media,2010:79-89.

[14] 郝晓君.基于AjaxPro框架下的动态web开发技术的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学,2009.

[15] 代庆梅. 浅析JavaScript MVC框架在Web开发中的应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10:2242-2245.

[16] Keith J. Javascript DOM编程艺术[M].杨涛,王建桥,杨晓云,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01).

[17] 万景, 宋绍云, 殷凤玲等. AJAX实现客户端对服务器文件的自动分发研究[J].价值工 程,2010,05: 160-161.

[18] 王成, 李少元, 郑黎晓等. Web前端性能优化方案与实践[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4, 12: 89-95+147.

[19] 王贯飞. 动态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AngularJS的特性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6: 268.

[20] GruntJS官网[OL]. [2014-11-18]. http://www.gruntjs.net/.

[21] 刘斌.精通Java Web 整合开发JSP+AJAX+Struts+Hibernate(第 2 版)[M].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 2011.

[22] 王仁福.采用SOA重构企业遗留系统[J].金融电子化,2008,08: 60-62.

[23] Tulach J.软件框架设计的艺术[M]. 王磊,朱兴,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4] Fowler M.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M].熊节,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25] 李雨晨.WEB系统前端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26] 张奇伟.基于HTML5的移动应用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

[27] Souders S. Even Faster Web Sites: Performance Best Practices for Web Developers[M].

Cambridge:O'Reilly Media.2009.

[28] 张迪.基于Ajax框架和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研究[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08.

[29] 牛磊.基于REST的服务器框架研究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

[30] 林剑雄,周晓慧. 基于Ajax和MVC架构的研究与应用[J].机电工程,2010,04:90-92.

[31] Souders S. High Performance Web Sites: Essential Knowledge for Front-End Engineers[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2007.

[32] Zakas N C. High Performance JavaScript[M]. Cambridge:O'Reilly Media.2010.

[33] 李建华,陈松乔,马华.面向服务架构参考模型及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 20: 100-102.

[34] MacCaw A.JavaScript Web Applications[M].Cambridge:O'Reilly Media.2006.

[35] 张紫微.Web前端性能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36] Hall M, Brown L. Servlet与 JSP 核心编程(第 2 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70-179.

[37] 杨振华,杨社堂,杨升山. Ajax及其性能分析[J]. 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03:59-61.

[38] AugularJS官网[OL]. [2014-12-11]. https://angularjs.org/.

[39] 刘贺. 浅析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架构技术[J]. 科技资讯,2009,06:35.

[40] Crockford D. JavaScript: The Good Parts[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2010.

[41] Flanagan D. JavaScript: The Definitive Guide, 5th Edition[M]. Cambridge: O'Reilly Media.

2006.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馆藏号:

 TP311.52/1411/2015    

备注:

 403-西院分馆博硕论文库;203-余家头分馆博硕论文库    

无标题文档

   建议浏览器: 谷歌 火狐 360请用极速模式,双核浏览器请用极速模式